如何处理高 di/dt 负载瞬态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02 06:34:34 浏览量:就许多中央处理器 (CPU) 而言,规范要求电源必须能够提供大而快速的充电输出电流,特别是当处理器变换工作模式的时候。
例如,在 1V 的系统中,100 A/uS 负载瞬态可能会要求将电源电压稳定在 3% 以内。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认识到 这不仅仅是电源的问题,电源分配系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一款解决方案中我们是很难将这二者严格地划清界限。
这些高 di/dt 要求的意义就在于电压源必须具有非常低的电感。
重新整理下面的公式并求解得到允许的电源电感:
在快速负载电流瞬态通道中电感仅为 0.3 nH。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来看一个四层电路板上的0.1 英寸 (0.25 cm) 宽电路板线迹所具有的电感大约为 0.7 nH/英寸 (0.3 nH/cm)。
IC 封装中接合线的典型电感在1 nH 范围内,印刷电路板的过孔电感在0.2 nH 范围内。
此外,还有一个与旁路电容有关的串联电感,如图 1 所示。
顶部的曲线是贴装在四层电路板上的一个22 uF、X5R、16V、1210 陶瓷电容的阻抗。
正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100 kHz 以下),阻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下降。
然而,在800 kHz时有一个串联电感,此时电容会变得有电感性。
该电感(其可以从电容值和谐振频率计算得出)为 1.7 nH,其大大高于我们 0.3 nH 的目标值。
幸运的是,您可以使用并联电容以降低有效的 ESL。
图 1 底部的曲线为两个并联电容的阻抗。
有趣的是谐振变得稍微低了一些,这表明有效电感并不是绝对的一半。
基于谐振频率,就两个并联的电容而言,新电感则为 1.0 nH 或ESL 下降 40%,而非下降 50%。
这一结果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互连电感和两个电容之间的互感。
图 1 并联电容阻抗寄生现象衰减效果
电流通道的环路尺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连接组件中的寄生电感,组件尺寸决定了环路的面积。
尺寸与电感相关系数如表 1 所示,其显示了各种尺寸陶瓷表面贴装电容的电容电感。
一般来说,体积越大的电容具有更大的电感。
该表不包括电路板上贴装电容的电感,在我们以前的测量中该电感由 1 nH 增加到了 1.7 nH。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端接的位置对电感有很大的影响。
0805 电容在电容的较短一侧有端接而0508 电容则在较长的一侧有端接。
这几乎将电流通道分为了两半,从而大降低了电感。
这种变化了的结构将电感降低了四分之一。
表 1 陶瓷 SMT 电容尺寸会影响寄生电感
总之,高 di/dt 负载需要仔细考虑旁路问题以保持电源动态稳压。
表面贴装电容需要非常靠近负载以最小化其互连电感。
电容具有可能避免大量去耦的寄生电感。
降低这一寄生电感的并联电容是有效的,但互连和互感减弱了这一效果。
使用具有更短电流通道的电容也是有效的。
这可以用体积较小的部件或具有交流端接(其使用了更短的尺寸用于电流)的部件来实施。
十步选择示波器如此重要的示波器,该如何来选择?看几个重要指标。 1:了解您需要测试的信号 您要捕捉并观察的信号其典型性能是什么? 您的信号是否有复杂的特性? 您的信号是重复信号还是单次信号? 您要测量的信号过渡过程的带宽,或者上升时间是多大? 您打算用何种信号特性来触发短脉冲、脉冲宽度、窄脉冲等? 您打算同时显示多少信号? 您对测试信号作何种处理? 2:带宽 > 最高信号频率的五
电容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探讨高速PCB设计电容的应用。电容是电路板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并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它具备至关重要的价值。您在设计中是否有这样困惑:我要用什么样的电容?需要多少
电路设计电阻应用及选型注意事项 本帖最后由 JKSEMI 于 2021-6-19 09:26 编辑 电阻的种类很多,普通常用的电阻有碳膜电阻、水泥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等;特殊电阻有压敏电阻、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 不同类型的电阻,其特性参数都有一定的差异,在电路使用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也不一样。 在电路设计中如果忽略了电阻的某些特殊参数,可能会使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正确的理解电阻各个参数以及不同电阻的选型注意事项,全面的理解电阻在电路中起到的真正作用,才
大电流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