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特性及应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1-05 16:17:41 浏览量:图2 STL18650的放电特性
容量为1000mAh的STL18650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从-20~+40℃)的放电曲线如图3所示。如果在23℃时放电容量为100%,则在0℃时的放电容量降为78%,而在-20℃时降到65%,在+40℃放电时其放电容量略大于100%。
从图3中可看出,STL18650磷酸铁锂电池可以在-20℃下工塑封电感器作,但输出能量要降低35%左右。
图3 STL18650在多温度条件下的放电曲线
STL18650的充放电循环寿命曲线如图4所示。其充放电循环的条件是:以1C充电率充电,以2C放电率放电,历经570次充放电循环。从图4的特性曲线可看出,在经过570次充放电循环,其放电容量未变,说明该电池有很高的寿命。
图4 STL18650的充放电循环寿命曲线
过放电到零电压试验
采用STL18650(1100mAh)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做过放电到零电压试验。试验条件:用0.5C充电率将1100mAh的 STL18650电池充满,然后用1.0C放电率放电到电池电压为0C。再将放到0V的电池分两组:一组存放7天,另一组存放30天;存放到期后再用 0.5C充电率充满,然后用1.0C放电。最后比较两种零电压存放期不同的差别。
试验的结果是,零电压存放7天后电池无泄漏,性能良好,容量为100%;存放30天后,无泄漏、性能良好,容量为98%;存放30天后的电池再做3次充放电循环,容量又恢复到100%。
这试验说明该电池即使出现过放电(甚至到0V),并存放一定时间,电池也不泄漏、损坏。这是其他种类锂离子电池不具有的特性。
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
通过上述介绍,LiFePO4电池可归纳下述特点。
1高效率输出:标准放电为2~5C、连续高电流放电可达10C,瞬间脉冲放电(10S)可达20C;
2 高温时性能良好:外部温度65℃时内部温度则高达95℃,电池放电结束时温度可达160℃,电池的结构安全、完好;
3 即使电池内部或外部受到伤害,电池不燃烧、不爆炸、安全性最好;
4 极好的循环寿命,经500次循环,其放电容量仍大于95%;
5 过放电到零伏也无损坏;
6 可快速充电;
7 低成本;
8 对环境无污染。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应用
功率电感由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具有上述特点,并且生产出各种不同容量的电池,很快得到广泛地应用。它主要应用领域有:
1 大型电动车辆:公交车、电动汽车、景点游览车及混合动力车等;
2 轻型电动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小型平板电瓶车、铲车、清洁车、电动轮椅等;
3 电动工具:电钻、电锯、割草机等;
4 遥控汽车、船、飞机等玩具;
5 太阳能及风力发电的储能设备;
6 UPS及应急灯、警示灯及矿灯(安全性最好);
7 替代照相机一体成型电感器中3V的一次性锂电池及9V的镍镉或镍氢可充电电池(尺寸完全相同);
8 小型医疗仪器设备及便携式仪器等。
这里举一个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替代铅酸电池的应用实例。采用36V/10Ah(360Wh)的铅酸电池,其重量12kg,充一次电可行走约 50km,充电次数约100次,使用时间约1年。若采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采用同样的360Wh能量(12个10Ah电池串联组成),其重量约4kg,充电一次可行走80km左右,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使用寿命可达3~5年。虽然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价格较铅酸电池高得多,但总的经济效果还是采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更好,并且在使用上更轻便。
小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小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是标准的,有圆柱形及长方形。如圆柱型的型号有18650、26650等。型号中前两位是表示直径,后两位或三位表示高度(单位为mm),即18650的尺寸的直径为18,高度为65。长方形的型号有103450R、183665R等。其前两位是电池的厚度、中间两位是电池的宽电感器厂家度,后两位是电池的长度(单位为mm)。电池生产工厂往往在型号前加三个英文字母作厂标smd功率电感器,例如型号为×××18650。
结语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是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由于其性能优良,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我国现在已有一些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及生产各种不同容量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由于生产时间不长,规模还不大,造成供不应求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可望在2~3年内得到改变,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将更便宜,并且其应用将更普遍。
间歇振荡器工作原理 在图1(a)中, 晶体管工作于共发射极方式, 其集电极电压通过变压器T反馈回基极, 而变压器绕组的接法应实现正反馈。 当电路一接通, 立即产生强烈的自激振荡, 晶
基于CMOS工艺的RF集成电路设计 近年来,有关将CMOS工艺在射频(RF)技术中应用的可能性的研究大量增多。深亚微米技术允许CMOS电路的工作频率超过1GHz,这无疑推动了集成CMOS射频电路的发展。目前,几个研究组已
0欧电阻的作用0欧电阻的作用
大电流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