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ESD危害原理及防护意义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22 00:11:03 浏览量:随着电子技术的以及集成电路的发展,电子设备日趋小型化、多功能智能化。
然而高集成度的电路元件都可能因静电电场和静电放电(ESD)引起失效,导致电子设备锁死、复位、数据丢失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使设备可靠性,造成损坏。
因此,研究电子设备所造成的ESD危害及原理,避免ESD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ESD即“静电放电”一般源于两种接触传输。
1.两个物体出于不同电位时,它们之间的直接接触传输。
2.两个靠近的物体之间产生的静电场。
静电的主要来源大多数是绝缘体和典型的合成材料,例如:乙烯树脂、塑料工作平台、绝缘鞋、成型的木制椅子、透明粘胶带、气泡袋和不直接接地的焊锡烙铁。
这些来源产生的电位极高,因为它们的电荷不太容易分布在物体表面或者传输给别的物体。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被称为摩擦电效应。
一些常见行为会产生较大的ESD电压。
ESD损坏IC是由于产生的高压和高峰值电流造成的。
精密模拟电路往往具有极低的偏置电流,不普通数字电路更容易遭到损坏,因为用于ESD保护的传输入保护结构会增加输入泄露,因此不能使用。
对于工程师来说,ESD损坏最常见的表现是IC发生故障。
然而,暴露在ESD之下也可能导致泄露增加,或者使其他参数下降。
如果某个器件在评估器件似乎达不到数据手册上的规格指标,则应考虑ESD损坏的可能性。
所有ESD敏感器件均采用保护性封装。
IC通常装在导电泡沫中或者防静电包装套管中,而后将容器密封在一个静电耗散塑料袋中。
密封后的塑胶袋用一个明显的标签标号,标签上标明正确地操作程序。
外部封装说明旨在告知用户,必须遵循ESD保护所需要的操作程序。
另外,ESD敏感型IC的数据手册都有一条醒目的声明。
一旦识别出ESD敏感型器件,保护起来就相对容易些,很明显,首先应尽量把IC保存在原来的保护性封装中,下一步是给存在破坏可能性的ESD源放电,以防患于未然。
这种电压放电可以通过抗快速而安全地实施。
ESD安全IC操作需要的一个关键组件是一个具有静电耗散表面的工作台,如果现有的工作台顶部不导电,则应该添加一块静电耗散垫和一个放电电阻。
另外,ESD损坏可能具有累加效应,因此,如果器件反复操作不当,结果可能导致故障,在实验插座上插入和移除IC时,评估期间存储器件时以及在实验板上添加或移除外部元件时,军需遵循适当的ESD防护措施。
同样,如果器件在原型系统开发期间发生故障,其原因可能是不断反复的ESD应力。
对于ESD,需要记住一个关键词:预防。
ESD损坏一旦发生则无法挽回,也无法补偿。
最后,从断路和在线两个角度总结ESD预防的要点:1)注意数据手册上所有的绝对最大值的电压范围;2)尽量使用具备ESD特殊数字接口的器件;3)对于通用过呀保护应用,增加串联限流电阻,在系统适当位置增加TransZorb保护电路。
工程师详解:一种车载无线射频耳机系统的设计 4月08日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立即报名 12月04日 2015•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精彩回顾 10月30日ETF•智能硬件开发技术培训会 精彩回顾 10月23日ETF•第三届 消费
电路板模拟地和数字地的细节处理一、引言接地无疑是系统设计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尽管它的概念相对比较简单,实施起来却很复杂,遗憾的是,它没有一个简明扼要可以用详细步骤描述的方法来保证取得良好效果,但如果在某些细节上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令人头痛的问题。 二、概述对于系统而言,"地"是信号的基准点。 遗憾的是,在单极性电源系统中,它还成为电源电流的回路。 接地策略应用不当,可能严重损害高精度线性系统的性能。 图1 “地”是信号的回流路径对于所有模拟设计而言,
关于单极性逆变电源滤波问题 按照EG8010芯片资料中的单极性纯正弦波输出电路(EG8010+IR2110S)调试时,230V输出不加电感和电容滤波时,输出电压有效值用三用表测量是230V,但是波形不是正弦波,而是像下图所示
大电流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