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插件电感_大电流电感
热门搜索
点击排行
推荐电感
推荐阅读
推荐电感
推荐电感
猜猜你喜欢的
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电感 > 行业资讯

由浅入深谈接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09 15:53:00    浏览量:

  一体电感由于防静电接地大多针对人和设备,因此在人体和设备之间增加保护电阻(如防静电手腕中的电阻)防止机柜带电对人身造成的可能伤害,当然也可限制人体对地产生的静电泄放电流,从而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标签:接地(82)

接地--目的

  上面提到了接地的目的电感器生产,这节还是要重点说一下:

  接地根本目的就是改变共模电流的方向。

  对于任何信号,都差模电感器会选择最小阻抗的路径返回信号源端。那么如何选择接地点硬件工程师必须认真考虑,产品的EMC问题和单点、多点接地关系不大,接地主要是为了改变共模电流方向;接地位置不对,不仅解决不了干扰,反而会加大干扰,不如不接地。

  产品中的外接电缆和接地线都是天线(又一个知识点,这里就不讨论天线的问题,留着其他帖子讨论),对于干扰信号,即使没有直接相连,也会由这些天插件电感器线自动接收外部干扰,以及对外产生*扰发射或传导。

  所以接地点的选择依据就是避免这些干扰共模电流进入板卡内部,以下用一些图表来说明:

  图1就是比较好的接地选择点;

http://www.dgfpc.com/插件电感  a

  

由浅入深谈接地(电子工程专辑)

  图1.就近接地地

  图2避免这样的选择,这样的选择轻者板卡工作异常,重则烧毁板卡;

  

由浅入深谈接地(电子工程专辑)

  图2.最差接地点

  对于一些浮地产品,同样存在问题,因为浮地阻止不了共模干扰电流流入工作地。所以不要认为浮地产品,特别是一些自带电池的产品,就不需要考虑EMC问题,也许问题更严重。

  从图3可以看出,浮地对共模电流无能为力。

  

由浅入深谈接地(电子工程专辑)

  图3.浮地的影响

  

标签:接地(82)

接地实例分析--浪涌试验时为什么只烧毁功放板

电感器图

  有人问我:在做设备的浪涌试验时,其他的都没有损坏,为什么只有离电源输入端最远的功放板烧毁了?我也很纳闷,等看过了他的布局图,我乐了,因为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

  设备布局图如下:

  

由浅入深谈接地(电子工程专辑)

  在分析前,先明确接地的概念,这里的接地,不是指安全地,而是特指参考地。因为EMC测试所说的地就是参考地,是一个大面积的等电位的金属板,这个金属板接大地的线缆就是安全接地线。

  这只是个简图,原图上没有C1、C2、 C3、C4和C5,是我后期为了分析容易补上去的,电源输入线的正负极之间肯定也有保护电路,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们可以在后续文章里再重点讨论。同样,我们这里也不讨论差模干扰,因为对于浪涌,差模很容易解决。

  在设备布局时,他考虑更多的是功能,对EMC设计考虑的太少。EMC里的接地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共模干扰传输路径,避免干扰电流流过敏感电路。

  原图的设计中针对浪涌的处理,靠的是工作地和机箱间的空气间隙来保证。但是,对于高频干扰信号,影响最大的是寄生参数,隔离电路只能阻断差模信号,对共模干扰没有阻隔能力。

  从图上可以看出,相对于输入干扰信号,存在很多寄生通道,如C1、C2、 C3、C4和C5,因为任何信号的传递,都是闭环的,干扰信号肯定会通过这些寄生通道流回到干扰源,只是流过不同寄生通道的电流大小不同罢了。

  当电缆相对于参考地位10cm时,寄生电容为50pf/m,寄生电感是10nH/m。对于长距离传输的电缆,功放和外设之间的距离超过100米,这个时候,如果C1和C2也是寄生电容,那么C3和C4就是一个低阻抗的通路,浪插件电感涌共模干扰电流就通过大面积的背板流向功放板,然后通过C3流向参考地,功放板能保住那就见鬼了。

电源过压 保护方案图电源5V  GDT  直流过压保护范围75V(正负20%)MOV工作电压24~31V电感大于2500UH  TVS选择P6KE6.8CA
电源12V  GDT直流过压保护范围75V(正负20%)MOV工作电压24~31V电感大

MC33262应用电路MC33262是一款可靠且成本低廉的功率因数校正芯片,其应用电路如图所示。市电经电源滤波器和整流器得到脉动直流电。电流通过启动电阻R10向C2充电至10V时,IC1开始工作。整流后的直流脉动电压在R5

永久性保护涂覆层暂时性阻焊剂使用暂时性阻焊剂的涂覆层通常在焊接之前用网印涂覆,覆盖印制板的规定区域,以防止该区域导电图形的焊料润湿。例如:暂时性阻焊剂涂覆在有贵重金属的电路区,作为表

大电流电感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