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LM2000实验:稳定电流源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03 09:06:03 浏览量:ADALM2000实验:稳定电流源[复制链接]作者: ADI公司 Doug Mercer,顾问研究员 Antoniu Miclaus,系统应用工程师 本文将重点讨论使用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JT)和NMOS晶体管的稳定电流源。
稳定电流源(BJT) 目标 本实验旨在研究如何利用零增益概念来产生稳定(对输入电流电平的变化较不敏感)的输出电流。
材料 ► ADALM2000主动学习模块► 无焊面包板► 一个2.2 kΩ电阻(或其他类似值)► 一个100 Ω电阻► 一个4.7 kΩ电阻► 两个小信号NPN晶体管(2N3904或SSM2212) 说明 BJT稳定电流源对应的电路如图1所示。
硬件设置图1.稳定电流源硬件设置 面包板连接如图2所示。
W1的输出驱动电阻R1的一端。
电阻R1和R2以及晶体管Q1按照2020年11月StudentZone文章所示进行连接。
由于Q2的VBE始终小于Q1的VBE,因此可能的话,从器件库存中选择Q1和Q2满足条件——在相同集电极电流下,Q2的VBE小于Q1的VBE。
晶体管Q2的基极连接到Q1集电极的零增益输出。
R3连接在Vp电源和Q2的集电极之间,与2+示波器输入一起用来测量集电极电流。
图2.NMOS零增益放大器面包板电路 程序步骤 零增益放大器可用于创建稳定的电流源。
现在,当W1所表示的输入电源电压变化时,晶体管Q1的集电极所看到的电压更为稳定,因此可以将其用作Q2的基极电压,以在晶体管Q2中产生更稳定的电流。
波形发生器配置为1 kHz三角波,峰峰值幅度为3 V,偏置为1.5 V。
示波器通道2的输入(2+)用于测量Q2集电极上的稳定输出电流。
配置示波器以捕获所测量的两个信号的多个周期。
确保启用XY功能。
使用示波器的波形图示例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Q2集电极电压与W1电压的关系
图4.Q2集电极电流与W1电压关系的示波器图 稳定电流源(NMOS) 材料 ► ADALM2000主动学习模块► 无焊面包板► 一个2.2 kΩ电阻(或其他类似值)► 一个168 Ω电阻(将100 Ω和68 Ω电阻串联)► 一个4.7 kΩ电阻► 两个小信号NMOS晶体管(CD4007或ZVN2110A) 说明 MOS稳定电流源对应的电路如图5所示。
图5.稳定电流源
图6.稳定电流源面包板电路 硬件设置 面包板连接如图6所示。
波形发生器W1的输出驱动电阻R1的一端。
电阻R1和R2以及晶体管M1按照2020年11月StudentZone文章所示进行连接。
由于M2的VGS始终小于M1的VGS,因此可能的话,从器件库存中选择M1和M2满足——在相同漏极电流下,M2的VGS小于M1的VGS。
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到M1漏极的零增益输出。
R3连接在Vp电源和M2的漏极之间,与2+示波器输入一起用来测量漏极电流。
程序步骤 波形发生器配置为1 kHz三角波,峰峰值幅度为4 V,偏置为2 V。
示波器通道2的输入(2+)用于测量M2漏极上的稳定输出电流。
配置示波器以捕获测量的两个信号的多个周期。
确保启用XY功能。
图7提供了示波器显示的图像示例。
图7.M2漏极电压与W1电压的关系此帖出自电源技术论坛|||这种电流源设计的很巧妙|||这跟镜像电流源的架构一样?|||ADALM2000不错
硬件工程师,技术要求究竟要到什么程度?对于硬件工程师来说,技术要求究竟是要到什么程度呢? 当然,从从小受到的教育中我们知道对于知识要理解透彻,越深入越好,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通过基本公式,用数学工具推导到最后来验证高级定律和公式。 我想对于这一点,高考物理是达到了极点,高中物理知识其实不难,但是我们为了选拔的目的,把物理各种定律糅合在一起,结合一些脑筋急转弯,复杂的运算,造成高考物理是最难的科目了。 如果我们拿着解高考物理难题的精神来解决硬件问题,当然精神可嘉
电容电压变换器switched capacitor converter老师让我根据一个专利用PSIM搭建一个仿真,用分离元器件,专利的图在下面,各位大神求指导,不知道怎么着手
会用PSIM就应该会,PSIM我真不会
升特公司首次推出面向Ultrabook™和超薄笔记本2011年9月1日,加利福尼亚州卡马里奥市——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升特公司(Semtech)(纳斯达克: SMTC)今天发布了创新型相移式升压LED 驱动器平台上的首款器件。新
大电流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