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MCU发威 智能手表电池寿命大增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29 06:39:42 浏览量:
图2 智能手表结构图
工作/动态模式下维持低功耗
当然,设计人员希望能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具有最低功耗的工作模式,然而如果只是一味降低在工作/动态模式下的功耗,也会因此降低了微控制器的运算速度,导致微控制器将花费更多时间处于工作模式,才能把任务执行完成并进入功耗更低的睡眠模式,最终反而会增加系统的平均功耗。另外大家都知道,系统的操作电压越低,越能延长电池的寿命。有些微控制器宣称工作电压可低至1.8伏特(V),但实际上,当其工作电压在1.8V时,不仅运算速度降低,同时某些周边功能可能无法正常运作,这些都不是真的能帮助系统降低功耗的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业者推出能在低功耗的情形下维持高性能运作的微控制器。如爱特梅尔(Atmel)的SAM4L微控制器系列,就能够在不用改变产品规格的情况下,保持低至1.68V的工作电压,并且维持最高性能,且其外围周边操作不受影响。根据费氏(Fibonacci)基准,该系列是市面上拥有最低工作/动态模式功耗(90μA/MHz)的ARM Cortex-M4微控制器。若再加以运用功率调节(Power Scaling)技术,可以进一步平衡最大时脉速度和功耗(图3)。
图3 SAM4L微控制器在工作模式下的功耗表现
除此之外,如果设计人员选用的微控制器能够提供不同的电压调节器选择,可进一步降低在工作/动态模式下的系统功耗。例如降压或开关稳压器能够在操作电压为 2∼3.6V时提供更高的功率,或是线性稳压器在1.68∼3.6V的范围内运作,具有较高的抗噪性,而在小于2.3V范围内调节器则可达到最高功率。
大功率PFC如何实现,比如 5KW、10KW、20KW。三相 资料上、坛子里说得很多的PFC一般都是单相小功率,几百W而已。再大也就2-3KW。
再大如何实现?
在大功率应用上(比如商用电磁炉等)很多产品用市电三相电而且都没有PFC,成本
由于MCU缩小,物联网应用范围的扩大
晶圆级芯片尺寸分装(WLCSP)技术,新一代的传感器,和DSP功能的组合将打开膨胀领域MCU应用中的观光噪比(IoT)因特网。最经常提到的应用空间在于可穿戴设备。其他设计机会
能量收集应用无处不在凌力尔特公司
电源产品部
产品市场总监
Tony Armstrong
背景与历史
能量收集的概念已经出现超过 10 年了,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由环境能源供电的系统一直很笨重、复杂和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