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插件电感_大电流电感
热门搜索
点击排行
推荐电感
推荐阅读
推荐电感
推荐电感
猜猜你喜欢的
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电感 > 动态

【讨论】LLC谐振电感内置和外置的优缺点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13 08:22:27    浏览量:

LLC谐振电感可以采用外置,也可以采用双槽BOBBIN内阻;

外置谐振电感,其主变可以不需要加气隙,主变的功率密度相对大些,但需要多一付磁芯绕制谐振电感;

内阻谐振电感,其主变必须加气隙,主变的功率密度会因谐振电感占用部分空间而打折,成本上虽然省掉了一付绕制谐振电感的磁芯,但双槽BOBBIN的不常规使其价格上没有太大优势,而且功率密度打折后需采用更大的磁芯做主变。

也就是说内阻谐振电感和外置谐振电感在成本上没有太大的优势;目前似乎较多采用内阻谐振电感,内阻谐振电感相对外置谐振电感有哪些优缺点呢?

烦请各位LLC高手讨论指教。。。。

是不是沙发?

冰上鸭子版,请指教。。。

优缺点你都说了,况且我不懂学习来着!

内置的是利用漏感和mos结电容,外置的也需要考虑主变压器的漏感吧?

这就完了??

稳定性?效率?。。。。。

俺 没做过 不要避我,打酱油路过! 继续,飘一下过

吼吼

地板,学习来了

是否加气隙不是由你的谐振电感外置或者内置决定的,而是根据你的励磁电感的大小决定的

请教一下,你有没有看见过励磁电感外置的情况 谐振电感可外置,励磁电感是变压器固有的不可外置

集成谐振电感可以省下一个谐振电感,节省成本

外置谐振电感工艺简单些,可以采用较好的材质做谐振电感,降低损耗

集成谐振电感后需要用更大的变压器,也需要用双槽BOBBIN,成本省不了多少,甚至不一定低。。。

谐振电感一般用什么材质较好?

谐振电感的材质采用磁导率低的材质,我一般用-2的铁粉芯

大批量生产的时候,双槽BOBBIN增加不了多少成本

用铁粉芯? 那损耗不是会比较大 铁粉芯做小功率损耗不明显,但是做大功率一定会烧焦 集成在一起看起来似乎很好, 数量上只有一个磁性元件,但是实际上,两个在一起导致每个都很难优化,效率也是一定做不高的。反之,分开的,简单,磁性元件优化容易的很多,

似乎大多数人都是用集成的,有的人会花很多精力需找分槽BOBBIN,甚至开私模,为什么呢?

“集成的效率一定做不高”??现在看大家做得都比低哦,还是还有提升空间?

估计是提升空间吧,一般很矮的哦 你看没看内容哦。。。。。 集成的方案应该会便宜些 (特别因为现在的人工成本上升得厉害),占用的空间少.但是因为漏磁产生的线圈涡流损耗, 即使用多股线, 效率也做不到分离式那么高.

LLC谐振电感。。。。我想用使用挡墙来调整LR。。。。不知道。。。有这种想法的人没??

不然LR都不随气隙而改变。。。只能这样干了。。。。等高手回答。。。 挡墙是可以调整漏感比例,只不过要加在气隙附近才更明显 嗯。。。看来要调整很多参数。。。 使用分槽的骨架来做,在中间隔板处可以加挡墙来提高漏感,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真正能够大幅度影响漏感的是绕线圈数。圈数与漏感和电感成正比的。

比如需要把漏感变小,这时候问题开始显现,当使用双槽骨架时,骨架固有挡墙宽度不足以使漏感量变到足够小,问题来了

1,保持n不变前提下,减小LP匝数,且限制了减小数量必须n倍数,比如原先为25T,n=5,能调节的范围就是20,15,10,这时候必然会造成detal-B大量爬升,铁损。。。

2,维持detal-B及不变,这时只能减小挡墙宽度,双槽骨架无法改变,只能单槽骨架手工设置,问题来了,一致性,加工成本,hi-P。。。。

集成的体积和布局好处理,在PCB受限时体现出优点

外置的在生产控制上比较容易实现一些

集成的体积也小不了吧,集成后主变的功率密度降低了

这个不一样的,即使是体积完全一样的,分成2个和一个的时候机械结构差别就很大的,电源的整体体积也会有些区别的,目前的超高功率密度,基本都是磁集成的,而且主变的功率密度下降相对来说还是要比单独的电感的总功率密度大的

“而且主变的功率密度下降相对来说还是要比单独的电感的总功率密度大的”

这不一定吧?

因为外置谐振电感,谐振电感的磁芯材质可以不和主变一样,体积可以小些吧

我见过大于300W的,都是分开的;

为什么呢?我有个800W的也是分开的;300W我有见过集成的

分开的EMC好过些,功率密度要高些。

谐振电感外加的话,起匝数和气隙怎么设计,

有没有好的方法,

我认为集成要开气隙,会增大励磁电流,导致铜耗加大,而且散热也不如分离的好,但体积可以做得更小;分立的则反之

体积不一定更小吧

集成的为什么要开气隙?这时计算最大磁密如何计算?假设知道Ipk,是否就是Ls*Ipk/N*Ae?应该也可以不开的吧

外置谐振电感,其主变可以不需要加气隙,

不开气息行吗???

可以不加,与感量,磁芯有关

但不是都可以不加哦 知道的说点真话不然会误导很多人, 掌握知识懂计算才好, 用心做事 '成'!

怎么控制LP 在需要的范围?还是用MPP磁环?损耗大呀?

是用铁氧体呀,怎么用MPP环了? 感量和气隙有关,但和匝数也有关呀 外置谐振电感,其主变也需要加气隙的,主电感的电感量啊。

如果感量合适就可以不要气隙呀,LLC的取值灵活性很强的

我现在是想知道,外置的电感要不要加气隙,电感可以算出来,匝数用什么来计算,

如果不加气隙,同样可以在大电流的情况下饱和掉的,

外置电感是要加气息的,但其主变就得看设计参数了,不一定要加,主变不储能,不会饱和的

建议来个具体例子。当然能不开气息,效果固然要好。但我理解的是不开气息控制不了励磁电感。LLC励磁太大也是不行的。

我拆过一个变压器,初级只有8TS,次级就1TS,输出12V/67的,没有加气息

,那磁芯是多大的???

AE值:500mm2以上??

ETD44

根据ETD44; AE =175MM2, 推算电感量约Lp=150UH, 是 12V/67A? 低压输入? 谐振电容? 8TS 谐振频率相当高。

LLC我目前还不会整哦,准备开始玩

感量是250UH,谐振频率怎么算出来的?

你还不会算??我看了很多的LLC的资料。。。。

也刚刚理解一些。。。。

具体在调电路时,碰到的。。都是一些奇怪的问题。。。。呵。。。

是呀,以后还得向你多请教请教

我看了很多资料,现在纠结在最低谐振频率的取值上,好像很多人都是感觉给定的下限频率或根据增益曲线查表取值,感觉这样的做法。。。。

看到张占松的一本书上的是先计算出增益,在根据K值和增益及设定的上限谐振频率计算出最低谐振频率。

你在这个最低谐振频率是怎么取的?

这书的全名是??

我还没看过张占松的LLC。。。

以前有看过他的开关电源的入门书籍。。。

看下输入电压,或则看看输入滤波电容耐压。从匝比看应是低压输入。

全电压的,有个1653做PFC,PFC电容是450V/680UF的

很少见外置的啊

我刚才算的,是以100KHz的谐振频率算的。。。

如果是ETD44的,AE值是175MM2,那么最小谐振频率是200K。。。你的,大概谐振会在500K。。。。

你这个最小谐振频率是怎么算的?

我本来用EXCELL。。做了些公式。。。

Fmin这个是设定的。。。。它会影响NP_min。。。

你的谐振频率是多少??

那东西不是我做的,我也不知道谐振频率是多少

最低谐振频率是设定的?你设定多少?

如果设定了最低谐振频率,那最高谐振频率怎么办?如果最高谐振频率超过150K那EMC?

不管是设定最低谐振频率还是设定最高谐振频率,另外一个限制还是需要计算的吧?

你可以检测一下。。TR1的频率就可以了。。。。

LLC,其本质就是一个方波发生器。。。

加CR和LM和LS形成谐振器。。。

现在都拆光了,测不了了。。

产生谐振我知道,但这个最低频率就完全自己任意或靠经验取值?

似乎如果把最低谐振频率定为100K,那最高谐振频率肯定超过150K了,EMI怎么办?

在NCP1397中。。。

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率都是可以由电路设定的。。。

而谐振频率会在最低和最高频率范围内,自适应。。。。。

启动频率也可以设定。。。

好像具体是根据所采用的芯片。。。。来决定。。。

一般K值和Q值都是由变压器来决定。。。

所以LLC只跟反激一样。。都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值。。。。

都可以计算出来。。。

你那个ST参数是什么意思?是根据其资料中的曲线图找对应值得出来的还是用公式计算出来的?这个计算表格能分享下吗?

LLC谐振变压器设计(ST的公式逼近_应用)_20110815

这个表格。。。都在论坛上的资料。。。综合而成的。。。。

曲线,只是协助思考的。。没任何意义。。。。

是仙童资料上的。。。

感谢! 先看看。。。 你的最低谐振频率和最高谐振频率是根据定义的谐振频率计算的,辅助计算中的方式还是张占松的书上的方法 算出来的和实际相差大吗?

相当不大。。。

主要是LP和Lm我一直会区别不清楚。。。。

最近研究太多公式。。都还没时间整理。。。。。

LLC的并联谐振电感Lm通常就是LP吧

算出来的和实际的差别大了去了,

还说不大,自己看看,

最小谐振频率和最大谐振频率应该不会偏太大吧,偏太大了算就没意义了。。。

能谈谈你是怎么取值的吗?和实际的差距呢。。

我也是第一次做,

现在板子都搞的差不多了,看别人是用内置的,我现在把他放外面了,

想看看怎么算,外面的电感值比较小,如果不用气隙,匝数就很少了,

要是用气隙该怎么设计,

我是这样认为的,这个谐振电感在上管倒通开起的时候,是起到了储存能量的作用,和反激的变压器差不多,而在下管开的时候里面的能量才释放出来,

外置的谐振电感肯定要气隙的,不然会饱和的

是哪些有问题呢?请把条件发上来。。。还有结果。。。

这样我会在其它公式中,找到比较靠近实际的。。。谢谢。。。

昨天晚上有验算了一下,算出来的误差不算大,但有些公式好像有问题。。。

LLC谐振变压器设计(ST的公式逼近_应用2)_20110818

这个会不会更好??

Fmax本来是是设定出来的。。

我用计算得出来了。。。

因为K也是设定的。。。仙童_llc设计资料(首次看的文件张金清)ST_LLC设计资料200W计算表(L6599)

我的公式,是这三份资料的结合。。。。

我还没怎么理解。。。

前2份资料我也有看过,感觉都有点不合理的地方,那个“张金清”的资料中的最低谐振频率取值感觉不靠谱

这个匝比的计算公式好像也不对哦

你有好一点的公式吗??也贴上来吧。。。。

我想找到最适合实际的公式。。。。

http://money.dianyuan.com/index.php?do=money_product_show&id=84

我看的是张占松写的这本书中的公式,还有李龙文老师的2本书,匝比的计算和你那个表格中全部有点大,我还没做表格出来,中午回去拍照贴上来

这本书里讲了2种不同出发点的计算方式,算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 好的。。。我先看看。。。 这里分别讲了以高效率和Q值为1时计算的方式

这个又要看前面才知道后面的东西了。。。

反正K和Q的取值很关键。。。。

这本书讲LLC的公式推导就讲了9页,比较详细,也不贵,可以考虑换一本。。

看到公式就

K取值有几个考虑:
1,是否全输入电压范围都能空载运行,如果要求这样可以根据ST的公式计算K值
2,K太大时会增大LLC的工作频率范围,要求控制器的范围要非常宽.
3,5左右(包括3-7)是综合考虑这两项因素的结果,如果允许空载进入bust mode,并且控制器的频率变化范围比较宽,其实K大一些比较好,因为这样做时同样的漏感,励磁电感可以做的高一些,励磁电感大了可以降低环流能量,提高效率.


Q取值考虑:

Q值越大则M的变化也越大,而调节M变化的频率范围也较窄,这就不便于实行变频控制。M变化太大也不利于小信号控制,输出纹波会加大,系统会变得不稳定,但却可以得到比较高的输出效率。

ST一般都是考虑系统稳定的。所以Q值取值较低。仙童的也一样。

而取Q=1时,是比较折中的做法。可能在实际当中,碰到得最多。

Q>1的,是考虑效率的做法。就高手们一直追求的最高效率。

呵。。。。大概是这么考虑的。。。。。

这几天都看得头晕脑涨。。。稍微有点理解的了。。。。

具体研究要看http://bbs.dianyuan.com/topic/592162的第134贴了。。。

QR

感觉是这样的,不过也有把K值取的比较高的

ST一般是把Q取稍<1

但不懂为什么Q>1时,效率会高。。。。从归一化图上看。。。好像没什么意思。。。它很容易超过M_max了。。。

那个公式中不是说Q>1就效率高哦,计算出来Q=2.04,为什么说>1呢,为什么不说2倍呢?

在这本书上看。。。K=5。。。

Q为2.04时,效率最大???

的确要去看一看。。为什么效率最大。。。。呵。。。

嗯,是K=5 Q=1的计算时也是K=5,效率应该与K无关

建议先看这贴。。。

http://wenku.baidu.com/view/41028d45b307e87101f69626.html

这是论坛上wtx10的《LLC调试歪传》上的。。非常好的资料。。。。

百度?下点东西还要币

我没有币哦,谁能帮忙下了传上来呀

呵。。。。

我都直接抄下来理解。。。

又不是很多。。。

跟ST的资料差不多。。。

这两种方法。。非常相似。。。。

但有一个是半桥的,一个是全桥的。。。。

ST_LLC半桥分析

个人觉得那个最高效率的LLC。。。应该非常难调试。。。。

条件非常苛刻。。。呵。。。

现在去买你建议的张占松那本书了。。。。。参考参考他的方法。。。

这本书中的LLC是我看过介绍最详细的了,但举例中仅计算到L、L、C的取值和Im的电流,并没有继续计算Np........,不过Np可以根据前面讲的半桥公式来计算

看了那么多公式了。。。NP计算相对简单。。。呵。。。

我就还不太清楚Q的取值。。。

有很多方法。。。。大概得要实验中,得出结论。。。。

可以把那书中的2种方法做出来对比

书终于到了。。。。。。先看看。。。 前面的推导看得有点晕的。。。。

它跟ST的分析方法。。。完全不一样。。。

f0是算出来的。。。

而我们是设定的。。

A=1/K(ST公式的)。。。。好多不一样。。。

我认为这个上下限应该是算出来的才对

如果f0已经设定了。。。

那么Fmax(他们有的是1~3倍,有的采用公式计算,但不准确)。而我认为,这个Fmax取值大一点。。。。没什么不好。。。因为是工作在串联谐振的区域。。。。。

连Q值都是倒数关系的。。。。。

你看看。。。。

它的fs是谐振频率

而f0是串联时的,谐振频率。。。。

非常多不一样。。

LLC谐振变压器设计(ST的公式逼近_应用7(含张占松公式)_20110826

Q的取值至少有4个公式。。。。晕啊。。。

我都有列出来了。。。

就像张占松的107页的那段话。。。爱好不同,设计经验不同,设计出来的参数均会不同。可能都能可靠的工作。因为LLC谐振电路是高阶电路,它的解是多样性的。

LLC谐振变压器设计(ST的公式逼近_应用8(含张占松公式))_20110826

已经完美了。。。呵。。。。

Q的取值至少有4个公式。。。。

嗯,解是多样性的,但不同的参数对效率多多少少应该还是有点影响。。。

所以,我大概都会使用最高效率的那种。。。

高效率会使电压调整率变差。。。。。

都是一对矛盾。。。

好像一般选择LLC都是为了效率,

如果是为了稳定性就不会用LLC了

主要是两者都要兼顾。。。

有的电源要求电压调整率也要快的。。。比如通信电源之类的。。。

军工产品也是一样。。。。

更重要的是稳定

电压调整率一般都没问题吧

没看出哪个条件比较苛刻呀。。

抄下来?! 敬佩!

没错,Lm就是Lp, 即我们所说的主变压器感量,Ls为谐振电感的感量,

K=Lm/Ls,且K值一般取 3~7之间。

建议javike可以看看fly的LLC相关帖子,他是LLC方面的高手哦。最近我也在研究这个,共同学习了!

这个外加的电感的匝数呢,是不是要和反激的一样,由电感和电流来算出匝数,来决定其开气隙的大小,

还是有电感电流来取气隙,再来决定匝数呢

这2种方式有区别吗? 算出来应该是一样的吧

LLC没有深入研究过,不过听一位大公司的工程师说起,他们专门研究过谐振电感的问题。

内置虽然可以少用一个器件,成本要低一点。但是由于绕组无法优化,变压器的临近效应无法处理,而在频率较高的时候,临近效应带来的损耗是相当大的。他们的试验结果是,外置的效率比较高。

嗯,外置的相对是要好处理些,那就是说现在大多数人都是用内置谐振电感的,是为了低成本?? 对于大公司来说,bobbin不是问题。 现在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比较常用内阻谐振电感的 好贴,我顶顶啥 Z版发表下看法呀 没法发表啊,呵呵 。。。。。。。。。

用6599做了个150W的,请各位高手看看,

这样的布局怎么样,

应该还可以吧。。。看起来。。。挺顺的。。。

L6599易干扰。。。有没有调试出来呢???

L6599好像用的人还比较多哦

是啊。。。都没人用NCP1397。。。之类的。。。

碰到问题。。没地方问。。。。

1397和1396有什么区别?

好像没有差别。。。。

但是我是用ON的网站上的资料做的。。。。。

完全一样。。。AND8460-D

而NCP1605+NCP1396的电路,是不太一样的。。。。。。

以前调出来过。。。

但改板了,反而调试不出来了。。。。

电路都被我看了下个星期了。。。。。没发现有错的地方。。。那才是郁闷。。。

一个是直接驱动的,一个是要加驱动的。 不是吧??它们都是要外加MOS管的。。。 1397要外加驱动?那和1395有什么不同呢?

我调试那么多次。。。从未炸机。。。这个大概就是它的好处了。。。

但是我现在调试它,调试到没反应了。。。。

我晕。。。

资料怎么传不上啊

NCP1395-D NCP1396-D NCP1397-D 不好意思讲错了,1395要加外驱动,1396和1397直接驱动。具体见附件 1396和1397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 我有用L6599做过160W与400W的充电器,效果不是很好。做电源或LED会好些,做充电器在空载和低压恒流问题上找不到平衡点。还有就是90V与265V效率会相差4-6个点。痛苦中,希望高人能指条明路。

前面没处理好。。差2%才比较正常。。。

TEA1713T 加外围电路,可以搞定空载电压,但是PCB LAYOUT太有讲究了。 6599易干扰?可以试着在6599 IC上覆盖一接地的铜箔(我们一般叫做豆腐块),面积在2*2cm左右即可,进行屏蔽。

好像铺铜还没完工哦

CX1是用的X1电容吗?

总体布局不错

请问各位大侠。外加谐振电感的电感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迷惑中。

怎么没有人回复啊,目前采用的公式N=IL/(dB*Ae).请大虾指点。

跟那个内置的一样的算法。。。个人认为。。。

还有用过外置的。。。

没有用过外置的。。。

外置谐振电感工艺简单些,可以采用较好的材质做谐振电感,降低损耗。。。。。

因为都是上百uH~几十uH。。。所以用好一点的材质。有利于效率的提升。。。。

先做记号,回去慢慢看

最好有实例啊 顶一个

学习

请教楼主,你们都是用谐振电感集成在变压器中的吗?这样做的话效率和成本有没有综合考虑,谢谢

集成在一起的。成本当然比较低。。外置的贵。。。

集成的温度会比较高。。。所以外置的功率做得比较大。。。。

以前考虑效率,比较好调试,都是在做外置的,现在经济都在玩价格战,只能把集成的调好,毕竟价格摆在那边,如果效率,和thermal还好的话,集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温度集成的比较难搞。。。要变大一点的变压器。。。

而外置的。。。哪个温度高就换哪个。。。比较灵活。。。

嗯,thermal会比较高点。看功率了,如果在90W左右,我觉得还是有优势的。

两年的贴,慢慢看看。。。

集成的温度为什么会比较高?变压器的损耗你们怎么算的? 借用大师的宝座来请教个问题:LLC的谐振电容可以用LLC么?还是只能用MKP电容,选择那个电容有什么要求么?CBB电容可以么

应该没什么特殊要求吧,耐压够就好了

关注下纹波电流,纹波频率。CBB的应该不行,ESR等之类的较大,会比较热。 好贴,学习到不少东西 好贴

基于CH375的U盘MP3播放器设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MP3播放器向大容量、高音质、小巧便携不断发展。虽然播放器与存储器的一体化设计使MP3播放器便于携带,但与此同时他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存储容量固定,如果想装下更多的歌曲只能去

电热毯恒温器电路图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Linux系统实现资源网络共享方法的研究 摘 要: 针对Linux系统应用中资源网络共享的方法,研究采用NFS、Samba、FTP和其他软件工具实现共享的途径及其特殊性,实现安全、可靠、稳定和完善的Linux系统资源共享服务。 关键词:

大电流电感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