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BIOS在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中的应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20 07:11:12 浏览量:数据存储模块也放置在任务线程中,其过程是将电能质量分析结果、电压波动以及闪变值存储在FIash中。人机交互模块包括键盘检测任务和液晶显示任务两部分。键盘检测任务线程可以通过周期函数PRD来完成。PRD可以根据实时时钟来确定函数运行的时间。这里,设置键盘检测任务100ms运行1次,检测按键。根据按键情况,液晶显示任务显示当前最新电能质量数据。
最后,就是后台线程(IDL)。后台线程(IDL)的优先级最低,一般,将实时分析模块(TRA)放在其中运行,其可以在应用程序执行期间对DSP应用程序进行实时交互与诊断。CCS巾有CPU负载图、执行图示、主机通道控制、信息记录、统计观察、实时控制板和内核/对象观察等实时分析工具。这一系列功能模块都可以放置在IDL线程中,通过这些工具,整个DSP系统的运行情况将一目了然。
2.2 线程之间的通信与同步
在这个多线程系统中,对共享资源的访问需要线程之间的相互协调来解决。
DSP/BIOS环境下有3种通信方式,即基于管道(PIPE)的通信、基于流(SIO)通道的通信以及基于主机(HST)通道的通信。
本系统中,选用数据管道来管理线程之间的数据交换,因为它适用于高速实时或大批量的数据交换。每个数据管道对象保留一个缓存,并将该缓存分成一定数据的定长帧,所有通过数据管道的I/O操作1次处理l帧。多线程之间的同步主要采用邮箱方式。
3 系统
实时分析与调试
DSP/BIOS内核本身的开销对系统程序实时性会有影响,为此需要对DSP/BIOS内核进行优化。可以使用CCS中提供的DSP/BIOS分析工具确定DSP/BIOS的开销以及整个应用系统的运算量。比如,DSP/BIOS提供的实时分析工具中的CPU负载图就是常用工具之一。
在最后的集成阶段,由于实时交互等原因,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或者响应不及时的现象。一般来说,由于这些现象是非周期性的并且出现的频率很低,因此难于发现和跟踪。然而,由于DSP/BIOS中的RTA模块是嵌入到其内核中去的,再结合开发人员所提供的定制检测向量,从而提供了对错误产生根源的独一无二的町视性。该可视化功能极大地帮助了隔离和修正错误,是一般嵌入式开发系统所不具备的。
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提高整个系统中应用程序的执行性能:为不同的程序函数仔细选择线程的类型;把系统堆栈放置在片上内存中;降低时钟中断频率;增加流式输入输出缓冲器的大小。
4 总 结
DSP/BIOS作为CCS提供的一套工具,其本身仅占用极少的CPU资源,但却提供相当高的性能,加快了开发进度。采用DSP/BIOS作为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实时操作系统,编写DSP程序时控制硬件资源容易、协调各个软件模块灵活,大幅加快软件的开发、调试进度。最终实验证明,整个系统实时性好,运行稳定可靠。
开关电源变压器制作疑问?做viper的开关电源,用的viper 的设计软件,不知道设计变压器的参数准不准确,另外实验的时候总是需要焊拆变压器,很不好拆,请问都有什么好的方法?
关于参数,可以拿设计软件的结果当
LLC开关电源设计 Magnetics Design for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part1.rar
Magnetics Design for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part2.rar
Power.part1.rar
Power.part2.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