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插件电感_大电流电感
热门搜索
点击排行
推荐电感
推荐阅读
推荐电感
推荐电感
猜猜你喜欢的
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电感 > 动态

Boost的使用考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8-30 06:03:43    浏览量:

前面写过两篇文章,幸好由于是学习笔记的关系,话没说太满。

在此综合一些材料,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我在第二篇文章中整理发现,主电机的峰值功率远大于Boost(电池组)提供的功率,按照测试条件,电池输出的功率实质上是在汽车启动的时候(引擎关闭)使用。

而 整个主电机的峰值功率,实质上是出现在汽车全力加速的时候,这个时候引擎在运转,但是分出一部分的功率进行发电(这有个转换效率的问题)。

牵涉到的能量分 配问题,其实是整个问题的核心,在假定车需求的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主电机的功率是多少?电池提供多少,而引擎直接输出多少,通过转动转换成电力提供给 主电机又多少?这个题目很复杂,但是很可惜,这种模式其实并不是被丰田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此时的热损耗太大了,使得整个功率控制单元进入了冷却模式。

关于引入boost的原因,看上去大致有两个

1.系统电压的提升,使得(主)电机在相同转速下,输出的扭矩曲线提高了

2.电子功率系统总损耗可以降低

    这里首先不牵涉机械功率分配带来的好处,事实上我也很难看懂这些复杂的传统系统的计算……

如前面所说,整个系统包括Boost(包括boost电感和IGBT管)、主电机逆变器IGBT和电机系统。

这张图可能更能清晰的说明状况:

当前这一代(2010),比以前的继续提高了电压。

   系统而言,主要损耗有包括类: 电机损耗 、逆变器(MG1)损耗、逆变器(MG2)损耗和升压器损耗【IGBT损耗和电感线圈损耗】 。

这些损耗都与系统的电压有关,总的损耗与电压负相关。

电机损耗可拆分为两部分:电机的线圈上的铜损(线圈的电流产生)和铁损(由铁芯的磁通量变化产生) 的总合。

 逆变器损耗主要包括开关元件( IGBT)的损耗, 通过电流越小,损耗越小。

升压转换器损耗是IGBT损耗和电感线圈损耗的总合,按照测试条件,其损耗是总功率的函数。

   总体的进化方向是朝着总线电压高的方向发展。

   按照现在的参数,丰田想要保留Boost的条件下,做EV甚至是有初始阶段EV模式的PHEV,似乎都很难实现。

这是因为,整个系统大概需要保持 80~100以上的峰值功率,而想要让电池组(做大是可行的)和Boost具备这个功率,我想这个损耗会大到无法接受,而且长期工作于主电机的额定功 率,Boost的消耗也不少,相信这不是一个划算的方案。

Boost和高压电机驱动的方法,估计在以后的设计中难得一见。

纯电模式下的糟糕的加速性能和峰值输出功率,可能并不讨人喜欢的。

   进一步猜想一下,其实Boost也是燃料电池车里头一个重要的部件。

PS:整个功率总成的东西,真的是很有趣,无数能人志士在这块地盘奋斗。

不过我相信没有良好的机械和数学理论功底,想要做这个东东是天方夜谭。

以下的一些文章,可能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SAE2006-01-0666_An Analytic Foundation for the Toyota Prius THS-II Powertrain with a Comparison to a Strong Parallel Hybrid-Electric Powertrain

SAE2009-01-1321_An Analytic Foundation for the Two-Mode Hybrid-Electric Powertrain with a Comparison to the Single-Mode Toyota Prius THS-II Powertrain

SAE2011-01-0876_Kinematic Study of the GM Front-Wheel Drive Two-Mode Transmission and the Toyota Hybrid System THS-II Transmission

SAE2011-01-0948_Backward-Looking Simulation of the Toyota Prius and General Motors Two-Mode Power-Split HEV Powertrains

电路板腐蚀腐蚀是以化学的方法将线路板上不需要的那部分铜箔除去,使之形成所需要的电路图。这里采用的是湖南科瑞特公司生产的AEM6000全自动腐蚀机,腐蚀操作如下:
(1)开启加热开关,工作温度

电源适配器的光耦下面的PCB为什么要开槽?看到好几个电源适配器的光耦下面的PCB板都被割开了一条槽,这个是为什么呢?不割PCB板,PCB板上那个地方不走线不铺铜可以吗?距离够就不用光耦两端根据电压有爬电距离的要求,开口相

磁性器件仿真麻烦问下大家,变压器、电感等磁性器件大家是怎么仿真的?用什么软件比较好?用saber,直接调用库中元件即可。
这个是个巨无霸,太大,太难学了,有没有专业做磁性器件损耗分析的软件呢?

大电流电感
 
在线客服